学会这七步,你也能拥有一份优秀简历
2023-04-03善用番茄,吃掉青蛙,教会橡皮鸭......这些神秘咒语究竟是什么?
2022-11-26学会这10个Word快捷键,工作效率提升三倍!
2022-11-25一定不能错过的15个快捷键,再也不做“鼠标党”!
2022-11-24断舍离的最高境界,是精神的极简
2022-11-22建议收藏:保姆级干货!手把手教你改变现状
2022-11-21小摆烂,大学问:摆烂真的不是烂
2022-11-04学会提问!从批判性思维开始
2022-10-24心灵的摆渡者
2022-10-19学习:投资自己是最好的投资
2022-10-08浅谈多语言思维
2022-10-07不忙,你说,我在听
2022-09-29做一个有逻辑的人
2022-09-19稀缺
2022-09-08为什么营销数字化转型能够助力业绩增长?
2022-09-05做一个高效的人
2022-08-25想进一步了解自己?试试MBTI吧
2022-08-19从0到1,我是如何策划一场活动的
2022-08-10职场思维大battle ——巨婴式思维VS聚创式思维
2022-05-06内卷?躺平?不,要高效创新
2022-05-045分钟了解:如何在疫情下更好地工作
2022-04-19如何突破职场瓶颈
2022-04-07说话,就是“你快乐,所以我快乐”
2022-04-01震惊!闽试教育的老师们是这样过教师节的……
2022-03-25学习管理师:奏响与聚创交织的乐章!
2021-12-31刷屏朋友圈,聚创人也搞起了“颜色”!
2021-12-31高温不走,福利不停!
2021-12-31发布时间:2022-10-24 内容来源:聚创教育集团官网
在屏幕前的你,是否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他人兜售的观点,你知道如何合理质疑吗?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为理性、准确?今天就让聚创教育集团小伙伴教教大家,如何利用批判性思维提问。
一、什么是批判性思维
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技能。面对他人兜售的观点,我们不能被动地全盘接受,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依靠批判性思维自行对信息进行整合、取舍和判断,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或做出决定。
在现代社会,批判性思维被普遍认为是教育,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,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断言(陈述)、论题和论证,关键构成要素则是识别、分析和评价。
二、如何训练批判性思维
首先要学会识别论题和论证。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与争议,而论证的表面结构由两部分组成:理由和结论。
结论是写作者(发言者)希望我们接受的信息,它离不开理由和证据的支撑。就像是加油站和汽车的关系,因为有了“加油站”提供准确有效的理由和证据支撑,结论的“汽车”才可以行驶得更加平稳。
其次是找到“理由”和“结论”。证据由一系列客观事实组成,这在信息中是非常好辨别的,而理由和结论有时候不会那么突出,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小技巧去识别它们,例如找“指示词”或“关键词”,定位到文章开头或结尾。
可能会有些人表示混乱:“证据”、“理由”和“结论”的区别是什么呢?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做参考:A认为,B很能吃辣,每次吃火锅必点变态辣汤底。
这段信息里,A的结论:B很能吃辣。
证据:每次吃火锅必点变态辣汤底。
理由:变态辣汤底很辣,一般人受不了。
由此可见,证据通常是直接浅显的,而理由、结论存在主观性,有时会藏在信息中,需要信息的接收者仔细判断其中的合理性。
最后是需注意隐含在论证中的假设。它们通常没有明确显示在文本里,但却是写作者(发言者)主观认为理所应当的,并用来支持的论证,需要多加注意。
一、常见谬误和陷阱
理清基本的思维过程,下一步就可以应用起来了。但实际的论证往往没那么清晰,还会存在一些常见的“谬误”:
比如“人身攻击型谬误”:即我们常说的“对人不对事”,指针对个人进行攻击,而不是直接反驳其就某事提供的理由。比如某学生成绩不太好,表明是因为学习时干扰事项太多,没法集中精神,而部分亲人忽视理由,直接断言“你这个人就是笨,不用心”等,把原因想当然归到人的智商、品行上得出的论证,是存在偏见、负面情绪和不公平性的。
又或是“转移话题谬误”: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,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。例如明星塌房前,总会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出现,这就是拿其他信息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。
......
谬误不一定单独出现,也可能是多个组合出现的。我们在网上经常遇到相关的例子,只要保持警惕,留心识别,之后再遇到时,就能更快地辨别出对方表达的漏洞,合理提出质疑或进行反驳。
二、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
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同时,我们难免会受到自身固有思维的影响,学会排除这些“干扰障碍”,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意识地去避免。
学会放慢思考。我们的大脑同时具有快思考和慢思考的能力,两者也相应被称为“系统1思维”和“系统2思维”。大脑也有惯性,会让我们用以往的经验和直觉做决定,习惯去“走捷径”。
但快速做下的决定往往不尽如人意。比如购物节时某宝煽动人心的宣传,玩法众多的凑单满减活动,在活动倒计时的紧张氛围下,我们不断添加商品到”购物车“,冲动下单后才发现购买了一些不太需要的“鸡肋”商品。
在做重大决定时,一定要有意识地“慢思考”,做到“三思而后行”。大家可以试着在做决定和计划前,在脑子里把“5W2H法”过一遍,考虑这几个要素:主题、时间、地点、目的、人员、怎么做、费用,再审慎做出重要决定。
少一些“一厢情愿”。人也是会有“欺骗”心理的,宁愿相信那些“自己希望是真的”的幻想,也不愿相信已被实锤的真事,不自觉地与事实抗争,强化幻想。比如某些明星塌房后,仍有部分粉丝执着维护偶像,像这样的就需要早日认清事实,放弃幻想。
在学会批判性思维后,难免会想在生活中“小试牛刀”一下。但也要注意提问时不要“鸡蛋里挑骨头”,揪着细枝末节的信息不放,掌握不好“度”,反倒带来不必要的不愉快,成为传说中的“杠精”,要针对关键信息提问,注重提问的策略,时刻注意所提的问题会给提问者带来什么影响才是正确的。
正如北京大学陈波教授所言:“批判性思维是通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,因为不同凡想,所以不同凡响”。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,学会这种思维方式,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理性地去看待事物,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。
聚创教育集团-企业文化部-李俏玲